响应式网页设计、开放源代码、永久使用、不限域名、不限使用次数

互联网公司代理商建设(热门)7篇

2024年互联网公司代理商建设 篇1

#营销#当然可以做,但是做老模式下的旧代理越来越难做,越来越没得做是必然的,要转变!

一、为什么老模式下的旧代理越来越难做?

1.渠道扁平化:

其一,稍微上点规模的零售系统都要求厂家直供,代理商被逼向运作小连锁和单体终端客户;

其二,过去盛行的二级代理、三级代理被一层层的砍掉,厂家直接以地级市甚至县为单位进行招商运作;

其三,类似批发商的“野代理”,直接被许多厂家在渠道规划设计环节就砍掉,在企业内部甚至都不允许听到批发商这三个字的存在(当然,不允许不代表不存在)

2.进一步去中介化、去中间化——厂家已经能够直接掌握到终端客户甚至是消费者了: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定制的或者是从第三方引进的各种各样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理论上既能掌握到每一个区域每一个业务的日常销售及市场管理过程,也能够把控到每一家代理商及其负责该企业产品销售的业务的进销存和日常动作,同样还能给每一家直营或代理商运作的终端客户建档、定级,以及进行相应的管理。

这让老模式、老套路下的旧代理非常难受,比如,以前可以做文章的渠道促销费用,厂家在微信和移动终端管理设备上一份电子文档通知,直接就可以传达到每一家终端客户……运作空间少了。

即便没有相应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厂家也还可以用一点小恩小惠,逐步加上每一家终端客户老板的微信。

显然,代理商们之前存在的核心价值——终端客户,不再像以前能秘密的掌握在自己手中了。也就是说代理商过去生存的根、本被动摇了!

3.新商业势力的替代效应——B端电商及新通路平台的兴起。

风起云涌的新零售,阿里巴巴的1688、零售通,京东的新通路与京东到家,腾讯微信刚刚推出来的微选,以及各家B端电商,都在蚕食传统代理商的生存空间与存在价值。

加入,一家家的终端客户最后都加入到了类似京东到家这让的平台,厂家直接与京东合作就行了,就不会再需要之前的传统代理商了。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才会让老模式、老套路下的“旧代理”越来越难做,越活路越窄。

二、所有的代理商都面临变革与转型。

1.向渠道价值链环节中难以被替代的环节转:

代理商在厂家的渠道价值链环节中的旧价值,过去的仓储、配送、分销、促销、结算、资金等传统的价值体系已经被打乱、被剥夺、被淡化,这个时候,就要遥望星空好好的想想自己未来存在的价值了。

分销有京东新通路,结算有支付宝,配送有京东到家和顺丰……那陈列及价格管理呢?促销呢?推广呢?

非常显然的是,接下来的代理商们,将会由过去以分销为重的代理商,转向以日常市场管理及服务,促销及推广等执行为主的执行服务商!

2.代理即终端客户,将自己从中间商身份垂直向下延伸,转型为终端客户+代理商。

也就是说身份复合,自己即是终端商又是代理商。怎么拥有终端客户的身份和标签呢?自己开?收编?整合?联盟?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条路。

3.代理即厂家,将自己从中间商身份垂直向上延伸,转型为厂家+代理商。

在推自有品牌之外,或许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成为上游优质或潜在优质品牌厂家某个品牌、某个系列产品……的合伙人、投资人、股东等,同时自己还是这个品牌这个系列产品的代理商或者是总运营商。

4.代理即平台,转型为平台+代理商

5.……

在我《从趋势到行动:未来十年商业新生态》一书中(中信出版社,2015),对这个问题有较多预见性阐述,可以参考。

BY李政权

2024年互联网公司代理商建设 篇2

互联网时代衍生了许多新兴行业,特别是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人们每天消耗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加上移动支付技术日渐成熟,从而让更多的行业借助移动互联网进入发展快车道,甚至有的公司仅凭一款手机app就能成功上市,上演着一幕幕财富传奇。

但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一些披着互联网外衣的假项目让很多人对互联网项目投鼠忌器,害怕上当受骗。题主公司的互联网项目,采取免费代理的模式,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创业的试错成本,如果真的有很好赢利模式的话,还是非常有前景的。

具体从技术层面上分析,如何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知道公司项目,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看你项目的适合目标人群,分析他们的上网习惯,确定精准宣传投放渠道。其次,选择有效的投入媒体,像朋友圈广告、今日头条、抖音等,都可以定点投入,选择指定区域来投,效果比较明显。然后,也可以考虑代理分级制模式,通过大区代理来发展县级代理,毕竟他们在地方上的人脉资源比你们要强得多。

最后,祝题主公司生意兴隆!

2024年互联网公司代理商建设 篇3

互联网公司基础组织架构

一.互联网公司职位序列

通常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职位序列如下:

1. 管理序列:CEO, COO, CFO,CTO,CMO等。

2. 产品线:产品经理、产品助理、设计师等。

3. 运营线:产品运营、活动策划、会员运营、数据运营、(新)媒体运营、内容策划、编辑等。

4. 技术线:架构师、前端工程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等。

5. 市场线:渠道、推广、商务合作,销售等。

6. 行政线:HR、行政等。

二. 互联网公司基础组织架构

1. 运营中心

产品运营,用户运营,活动策划,数据分析等。

2.财务部

财务管理,会计与管理等。

3.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6大板块。

4. 行政部

公司后勤保障。

5.客服部

客户和会员服务,投诉处理等。

6.产品技术中心

产品架构,路线图,规划与执行,产品优化和迭代。

技术选型,架构,开发,测试,运维等。

7.市场部

市场营销,新媒体运营,媒介管理,商务拓展,品牌与宣传,活动策划,数据分析等。

8.销售部

业务与产品销售,渠道与地推,销售管理等。

2024年互联网公司代理商建设 篇4

IDC行业又被称为互联网上的房地产商,是支撑起网站服务的基石,任何一家网站的成功后面必有IDC人的辛勤奉献。IDC品牌建立的过程,同时也是IDC品牌推广、产品推广、销售促进的过程,要树立一个良好的IDC品牌形象。首先,要在主机质量和服务上下工夫,比如在选择机房的时候挑选优质带宽,采购好服务器硬件做好测试,掌握好虚拟主机管理软件和网络安全方面,建立起服务器技术和管理制度。在服务方面,建立跟客户沟通和问题反馈的桥梁,比如设立有问必答系统,除了销售用QQ,技术和售后服务推荐采取有问必答的形式.有了良好的服务器和带宽品质,这是推广和做强做大的提前保证。

其后,IDC是扎根于网络,虚拟主机是网络服务产品,其宣传重点应该在网络媒体上,也不是流量大就好,关键要有针对性的下载,站长,计算机,IDC行业资讯类的,比如IDCMT。要满足IDC的功能需求,就是能让网站能跑起来,也要关注站长的情感需求,比如每逢节日,国庆节IDC标志也应该有相应的庆祝图标挂到网站上,可以每三个月给客户做一次回访,到生日给客户寄点贺卡,邀请客户来公司聚会,建立起人文关怀,做IDC就是做口碑,通常一个站长用的好会介绍更多的朋友来买,也会重复购买,这点非常重要,赢的一个客户的心,他身后有5位以上的潜在客户。

第三,就是IDC促销,促销是市场销售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时间不宜过长,可以推出些限量产品,折扣商品,也可以在IDC客户中抽奖。

第四,要经常发布些IDC公司的软文,这些无形中都可以提高公司知名度和销量。IIDC行业就是服务业,全国真正建立起7/24小时的公司屈手可数,要真心站在站长角度思考,把公开IIS并发数CPU,进程池等限制公开,不做虚假设置,坚决抵制任何欺骗站长行为,建立起一个诚信的,专业化的,规范的IDC服务品牌。

建立起一个良好,卓越的IDC品牌,除了靠过硬的技术和全面周到的服务,一些必要的广告投放和活动策划外,还要塑造起理想和使命,我们销售的并不是虚拟主机,而是为站长提供一个出海远航的船的浆,为了信息化事业列车提供的动力燃料,是站长建设优秀站点的车轮,如果只想着卖一台虚机或服务器能挣多少钱,时间久了也会乏味,更缺乏乐趣的。

在目前经营的IDC公司中,产品线单一、业务模式相同,已经严重地影响了IDC行业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要想立足脚就必须做特色,开发增值服务,比如高防护空间,双线空间,海外空间,合租空间。私人服务器泛滥也给IDC造成了市场混乱。IDC虚拟主机主要靠代理,据笔者观察全国绝大部分IDC服务商崛起,都离不开代理商的支持,,现在国内代理渠道占IDC公司销售额的51%以上,谁掌握渠道就赢得了大部分市场,建设渠道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直销客户,通常都是由普通客户发展成代理的,靠代理预付挣个几十万是比较容易的,预付款不等于利润哦,这些资金不能挪用,不然就造成像华启那样资金链断裂。

下面讲IDC销售的一些方法:

关于IDC销售推广的一些常见方法,可以加各大站长群,IDC群,计算机爱好者群。第二建立博客,发布促销信息,搜索容易抓他,第三去各大站长类论坛,比如IDCMT,第三去些商务社区的IT论坛发布广告,比如网易科技论坛。第四,用商务推广软件群发贴子。

这些都是一些基本技术,真正要拉到客户还是要靠口碑,站长相互推荐。虚拟主机可以提供测试,个人觉得时间不宜过长顶多最多二天。据本人了解很多IDC销售,每天在电脑前等人加QQ,然后就聊QQ,这样做业务,是守株待兔,不如主动出击。要么在一些不相关的论坛和群里发布广告,那样是不可能产生效益的。

在IDC公司用QQ,不是在聊天,是在做业务咨询,必须要有问必答,在适当的时机也用些专业行话,不要让客户觉得你什么都不懂,通过跟IDC销售的交流,要让客户觉得你们公司很专业,维护好与老客户的关系,他们会帮你宣传,遇到类似的情况非常多,个人销售额60%都来自老客户推荐和客户重复购买。IDC公司要想在市场上占站脚,必须要改革和创新,没有差异化的品牌,没有差异化的服务,没有差异化才产品,肯定要被市场淘汰,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寻找市场差异点,做好计划,短期营销计划、中期营销、长期营销计划。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托管服务器,电信,网通,双线,有硬防的都可以放,这样既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也可以降低风险。从单纯的提供虚拟主机,服务器托管,可以延伸到数据备份,安全修复,CDN,网站优化等,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企业上网和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遇到不少IDC公司销售,缺乏一些基本的IDC业务常识,甚至有些连IIS,MYSQL,空间支持哪些语言都搞不清楚,都是自己探索,老板让他们自己去网上自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起器。本人认为招募来的新职员,应该有老职员或市场部经理和技术部经理联合讲些IDC销售技巧和网络销售,IDC技术的常识,这样职员也感觉学到东西,也慢慢培养对IDC行业的兴趣,如果不培训就让他们去市场中,肯定会撞墙的,从而失去对行业的信心。IDC销售和客服应该分开,这样更让销售有充分的精力去开拓市场,也更能体现公司流水化作业和全面的服务。现在虚拟主机价格,已经压的很低了,一个稍微懂点电脑经常上网的人,都知道虚机域名价格,一个COM域名卖60元,一个100M空间卖150元,客户心里觉得已经挣很多了,实际上提供这个稳定的空间和优质的服务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顾客心理也会觉得东西肯定贵的好,销售者心理期望花的钱和实际支付出的钱,这里的差额在经济学里称作消费价值剩余。第二我们都支持很多企业客户100M空间IIS100个,实际上都用不了,心里可能还觉得不够用的,所以100M空间卖150元,200M200个空间卖200元,这样不少消费者既觉得实惠自己赚了,IDC也得到了合理的回报,有了良好的资金进帐,有了剩余利润才能更好的提供服务,开发新客户,维护老客户。

近期国家发布整顿互联网低俗之风和要求所有接入网站必须备案,听不少IDC公司销售讲公司几台服务器IP被封了,网站一断网了,服务器遇到非法信息被封,遇到黑客攻击硬盘故障等,想必电话和QQ就响个不停了,面临这样问题,作为客户肯定想第一时间恢复网站,我觉得作为IDC公司有义务保障为客户数据做异地容灾备份,一定要是异地。备份时间每周一次,这样既降低自身运营风险,也为客户提供了安全保障。第二就是尽量不要收四**站点,因为这类网通常会引来攻击,电子商场购物的卖手机卖电脑的,这类百分百是骗子,一旦出事网警肯定会把机器拉走,调查取证,视频聊天和MM站点打察边球的都不能接,

为了一点眼前利益,得不尝失啊。现在网站都要备案,有ICP没有ISP资质的,在备案网站系统里查不到接入服务商名单,这类IDC公司要注意了,一定要办好ISP资质,办不下来的尽早把公司卖出去吧,据本人了解最新政策做虚拟主机也要有接入资质才行。

网络的整顿和规范化是必然趋势,IDC行业受政策影响很大,毕竟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根基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影响行业发展,各家运营商都在督促客户备案,检查非法信息,清除低俗图片和文字,这样把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了,哪还更关心提高服务,建立优质品牌上了,从业这高度紧张感和压力,IDC人的身心健康更被忽视了。在私人服务器和没有正规资质代理下竞争下,IDC利润一降再降,现在还要肩负起这么大的责任,让从业者感到艰难生存,同时每一次整顿市场必定又是新的洗牌,市场会让一部分有实力,规范,诚信的IDC公司更强大起来。品牌和服务的建立尤其重要,对客户而言选择好一家正规的服务商才能促进网站的发展,现在去网上多了不少虚拟主机评测的,我觉得客户角度当然是件好事,让自己找到心里和价格合理的服务商,站在IDC公司的角度在网络上出现任何一个说某某公司是骗子,产品垃圾的,无疑对品牌是致命的打击,我觉得应该主动去联络这些论坛和网站,在搜索引擎和论坛里消除对公司的负面影响,

IDC做的是服务,是企业,绝不能成为那些个人站长随意漫骂的对象,也不要主动跟站长争辩,没有任何价值。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品牌形象至高无上,前提是公司的产品优良和诚信经营。

IDC公司应该注重跟网监部门,跟站长,跟同行,跟媒体的品牌和危机公关,这点也是IDC公司最薄弱的一个环节。IDC业务受地区和不同线路等,资源互换,相互介绍客户是经常有的事。比如客户想要放**,指定要万网或中网科技的空间的,跟站长媒体也应搞好关系,比如发个软文删除个对公司不利的帖子等,跟网监也要做好公关工作,遇到IP被封,机器被拖走取证了等,做销售也要有公关精神,遇到脾气保障或因些问题相互扯皮,甚至骂起来的,这样都影响到了公司品牌影响了,从紫田事件应该可以反省出危机公关工作的重要性了吧。经历风雨的洗礼和市场的打磨,相信IDC人一定会找到起阳光心态和自信,让我们打开心扉,迎接冬的暖阳。随着对备案资质的要求,从而也提升了IDC的门槛,市场上必定会存活下那些讲诚信,有资质,有优良服务和产品质量的IDC公司

2024年互联网公司代理商建设 篇5

不变,就是死!现在是等死,再过段时间就死透。

以前说电商冲击线下,现在疫情再次影响,请问作为老板,你除了选择电商,就只剩打工这条路了。

电商的平台很多,淘宝、京东、拼多多、社交电商、自媒体电商等等,对于传统工业类,我建议走综合性电商平台更靠谱。

因为这些平台的市场份额稳定,而社交电商是个非常“缥缈”的东西。举个例子:看似全网这么多人都是顾客,可你抓的住几个潜在、精准的顾客?你的种子顾客又如何裂变?不用三个月,就真的得从老板角色变成打工仔了。

而综合性电商平台的特征不一,就像才说的淘宝、京东、拼多多。

淘宝比较大众化,市场最大、门槛低、规则全,劣势就是技术层面提高。京东属于渠道优势强、有点钱、愿意砸钱。拼多多就不是了,完全拼刺刀比价格的廉价顾客群。

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合适的选择!

2024年互联网公司代理商建设 篇6

《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助力合规、创新、高质量发展-工保网

依据新版《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意见稿”),互联网保险业务是保险机构依托互联网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保险服务的保险经营活动。不同于传统保险业务,互联网保险业务使得消费者能够通过保险机构自营网络平台的销售页面独立了解产品信息、自主完成投保行为。这弥补了传统保险展业模式的不足,也有待创新监管。

如果说2015年的《互联网保险监管暂行办法》将互联网保险行业带入合规整顿期,即将出台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便旨在建立既防范风险、又支持创新的互联网保险发展规则体系。意见稿共5章83条,围绕近年来银保监会强调的“持牌、持证、依法合规经营”主基调进行了全面规范。

1、强化资质管理:机构持牌,人员持证

围绕“持牌经营”,意见稿强调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需在机构许可证(备案表)上载明的业务范围内开展保险业务,并以负面清单形式明确非保险机构的禁止行为。一方面,意见稿放开两大类主体,银行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和依法获得保险代理业务许可的互联网企业皆可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另一方面,意见稿也明确将经营保险业务相关许可证(备案表)作为先决条件,如在第六十五条中强调“互联网企业代理保险业务应获得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

为规范保险机构从业人员通过私域流量开展互联网营销宣传、销售咨询、产品推介等行为,意见稿围绕“人员持证”,一方面明确保险机构应按照相关监管规定对保险销售、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进行执业登记和管理,标识其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的资质以供公众查询;另一方面也要求保险机构建立从业人员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的资质、培训、内容审核和行为管理制度,两相结合强化了持牌机构对本机构所属从业人员合规管理的主体责任。

此前,银保监会也就《保险中介行政许可及备案实施办法》向社会征求了意见。相信另外在机构持牌、人员持证的双重规范下,近年兴起的朋友圈宣传保险、今年走红的直播卖保险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创新形式,都将在健康合规的前提下获得长足发展。

2、完善业务规则:系统规范,分类监管

在第二章“基本业务规则”中,意见稿分业务条件、销售管理、服务管理、运营管理四节,构建起了覆盖互联网保险交易全过程的规则体系。如意见稿在第三十三条规定了“全流程可回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这是对银保监会不久前印发的《关于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的贯彻,也突出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在互联网保险监管领域的统领地位。

意见稿在规定“基本业务规则”的基础上,还在第三章中针对互联网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互联网企业代理保险业分别规定了“特殊业务规则”。通过明确各经营主体的总体业务要求以及网络安全、风险管控、监管评价、消费者服务等具体要求,意见稿构筑起了覆盖主体分工与协同的规则体系。

另外针对线上线下融合开展的保险销售或保险经纪业务,意见稿也针对三种常见的渠道融合情形规定了政策衔接适用方法,并强调其需同时满足本办法及所属渠道相关监管规定,且线上和线下监管规则不一致的需按照有利于消费者的原则执行。在此基础上,意见稿还鼓励保险公司做好互联网与其他渠道融合和联动,支持互联网保险在更高水平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

3、提升服务质量:全过程保护消费者权益

为加大消费者保护行为监管、提升互联网保险服务质量,意见稿构建起了覆盖互联网保险交易全过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在宣传环节,意见稿强调保险机构应规范开展营销宣传,清晰提示保险产品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区别;营销宣传内容应清晰准确、通俗易懂,与保险合同条款保持一致;应准确描述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和特点,避免虚假宣传等导致消费者误解。

在销售环节,意见稿要求保险机构提高互联网保险产品销售的针对性,把合适的保险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并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帮助消费者客观、及时了解保险产品和服务信息,不断满足消费者风险保障需求。

在售后服务环节,意见稿聚焦批改、保全、退保等客户服务以及查勘理赔、医疗协助、投诉处理等属地化服务,要求不断加强互联网保险售后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建设,并建立互联网保险售后服务快速反应工作机制。保险机构尤其应强化投诉处理:此前银保监会印发的《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已将银行保险投诉处理工作情况纳入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

与此同时,意见稿还引导保险公司在内控管理中做好经营环节、人员职责和业务数据等有效衔接,提高保险消费者享有的服务水平。

不难发现,意见稿在规范互联网保险业务规则的同时也旨在引导新型业态健康合规成长:通过鼓励保险与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相融合,建立健全适应互联网保险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将统领互联网保险监管领域迈上新台阶。

2024年互联网公司代理商建设 篇7

所谓“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同样经销商的存在,也是因为其有独特、短期内难以被取而代之的商业价值。不过,近年,曾经活得很滋润的经销商,却面临生存还是死亡的哈姆雷特式拷问。这当然一方面是受经济下行大环境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电商秉承“去中间化”的理念,对传统经销商构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从本质上讲,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因为电商本来就是要“去中间化”的。

在“去中间化”的背景之下,经销商如果不进行变革,其存在的价值就会受到弱化,甚至其存在的意义会受到相当大的挑战,那么,经销商过去和未来,都面临哪些挑战呢?

经销商从诞生以来,就有其存在的价值,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1.垫资功能。在中国,绝大多数经销商都需要进货,在这样的模式下,经销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垫资,很多厂家也将经销商看作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

2.独有的客户资源。经销商通常在当地有地利优势,拥有自身独特的社交网络。某种意义上,中国市场并非一个完整的市场,而是一个个分割的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经销商就有自身独特的客户资源构成的商业价值,尤其是对于政府采购市场等。这样一来,经销商所拥有的社交网络,某种程度上成为其所不可被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3.客户开发和维护职能。经销商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终端开发和维护职能。在某种意义上,经销商服务终端数量以及对终端的控制力决定了经销商的实力。

4.售后服务职能。很多情况下,厂家的售后服务是由经销商来承担的,比如在电动车市场,车便利旗下经销商组成的基于售后服务的O2O平台。

5.分销职能。分销职能是经销商最重要的职能之一,经销商甚至二批商通过分销系统将产品分销到不同的终端。后来,厂家为了解决经销商终端覆盖不足的问题,又践行了深度分销模式。所谓深度分销,即区域滚动销售,通过有组织地提升客户关系价值以掌控终端,滚动式培育与开发市场,取得市场综合竞争优势,冲击区域市场第一的有效市场策略方法。由厂方组建分销队伍,对经销商覆盖不到或不愿意覆盖区域或终端进行分销覆盖,以取得更高铺市率的模式。

作为一种营销模式是社会分工的要求,旨在对目标市场区域进行划分后通过固定人员的定线、定时,对终端细致拜访进行市场开发、维护、服务和管理,实现对销售通路的精耕细作,达到提高产品铺市率、提升销售量、了解竞品和市场的目的手段。

经销商“存在感”面临挑战

相比西方国家近乎统一的市场和高度成熟的流通渠道、零售终端,中国市场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经销商曾经是厂家和零售终端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特别是中国市场层级较多,不同地区、城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面对这样一个庞大且多样化的市场,完全依靠企业自身,要完成全部的分销、铺货、物流配送等销售职能,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厂商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相互依赖,又利益不完全一致的竞合关系。

从利润来源上来看,经销商主要是依靠“贱买贵卖”的价差来赢利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时代,很多经销商也曾经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尤其是一些知名品牌的区域总代理商,拿下代理权就意味着可以稳赚不赔。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逐渐透明,特别是具有比价功能的电商平台的出现,不少电商平台加入C端的争夺之中,于是,很多经销商进入了“微利时代”,换言之,经销商的日子没以前好过了。这一方面体现在产品的利差相对以往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更要命的是,电商巨头的出现,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去中间化”过程,这体现在,不少电商平台或者厂家直接绕过经销商,通过建立粉丝社群的方式,直接和消费者建立联系,这无疑令经销商的“存在感”大打折扣。

随着“互联网+”向各个行业渗透,几乎各个行业都面临“重做一遍”的境况。就目前而言,整个商业的流通效率,仍然有提升的空间。这主要体现在:

1.渠道层级仍然过多。所谓渠道层级,是按照其包含的渠道中间商(购销环节),来定义的一种渠道结构。2.在现有的渠道模式之下,成本效益仍然不高,特别是经销商和二批商之间。3.物流配送效率低,在现有模式下,经销商、二批商都有物流配送功能,也都需要建立自身的团队和车辆,这些人和车利用效率并不高,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

“互联网+”之下:经销商的价值再思考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未来传统经销商的价值在哪里?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互联网+”之下,经销商以下方面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凸显和强化。

做流通电商或者加入流通电商。尽管有许多观点对经销商的未来前景持悲观态度,但不少经销商的转型现实证明,即使在“互联网+”时代,经销商仍然可以找到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烟台的万商购,这家经销商的转型方式是做流通电商,尽管万商购也会涉及B2C,但更主要的就是做B2b电商,其中B2b商业模式中,前面的B代表经销商,而后面的b则代表零售商。

从本质上讲,万商购的商业模式就是通过电商的手段优化从厂家到零售终端之间的商业效率,实际上就是在厂家和零售终端之间做到了“去中间化”。而支撑这一目标的,就是干掉原来的二批商,或者1.5批商,从而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流通效率的提升。一般而言,去掉二批商这个中间环节,大约可以扩大10%的毛利空间。

笔者认为,未来,经销商变革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有实力的经销商,可以转型做类似万商购的这种物流电商平台;二是不具备构建平台能力的经销商,则可以选择和类似万商购这种流通电商平台合作。对后者而言,与万商购这类平台合作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网点数量的增加可以带来销量的增加(如图1、2所示)。即使是可口可乐这样的终端覆盖率极高的公司,在加入万商购平台之后,仍然能在烟台增加1000多个销售终端。

分布式电商下的物流职能。笔者有一个观点,物流和电商是天然结合在一起的。没有物流支撑的电商是缺乏竞争力的。经销商对物流终端比较熟悉,就可以承担B2B物流电商的职能。类似京东这种电商巨头,在传统模式下,是一种集中式的电商。所谓集中式的电商,就是客户下单之后,由统一的电商仓来发货,然后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将产品最终送达用户手中。这种模式下,物流速度相对较慢,效率较低,客户通常要用3天时间才可能收到商品。因此,在未来,分布式电商将是一种更高效率的物流配送模式,货品是直接储备在渠道的,比如在各地经销商的库存中,消费者从网上下单后,经销商可以从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库为其进行配送,从而大大节省物流的时间,这也凸显了经销商的价值。

当然,从成本结构上来看,经销商很大一部分成本就是物流,其甚至会达到经销商总成本的60%-70%。在这样的背景下,B2B电商平台同样可以采用共享经济的模式,实现统一配送,还可以优化配送路径。如果说,B2B电商平台采用统一配送后,只需要不到100辆车,就可以完成原来经销商们可能需要800辆车才能够完成的物流配送任务。

仓储职能。仓储通常投入较大,有实力的经销商可以建立仓储模式。对经销商而言,随着未来电商在整个零售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及分布式电商的迅速发展,仓储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对建立仓储的经销商而言,虽然投资并不小,但这笔投资属于沉没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成本将不断得到分摊。

终端维护职能。营销的本质在于和客户建立一种长期的交易关系,经销商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对终端的维护和管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这仍然是经销商的一项重要的职能。而这样的工作,无论是从成本的角度还是从分工的角度而言,经销商来承担这项职能更为合适。

资金池或者众筹职能。应该说在“互联网+”之下,经销商仍然具有资金池的作用。所不同的是,在过去,经销商更多的是一种垫资功能,厂家关注点在于压货和回款,而作为经销商关注的是政策和动销。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厂商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灵活,产品或者股权众筹会将双方的利益更加紧密地捆绑在一起,经销商和厂家利益不一致的情况将得到很大的改观。

共同为平台引流。渠道下沉、终端为王的时代,经销商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客户(终端)开发,同一个终端,可能被不同的经销商开发N次,这显然不符合共享经济的思想。在“互联网+”的时代,经销商的客户开发则演变为共同为客户引流,而且在B2B电商平台上,一旦某一家经销商开发了一家零售终端,那么该零售终端就为所有经销商所共享。对零售终端而言,同样,一旦某个零售终端下载了平台的APP,则进货的选择大大增加,只用一个APP,就可以选择平台上所有经销商的所有产品,从而大大增加了货品选择的弹性。

电商的目的是优化原有渠道,并非彻底消灭传统渠道,经销商只要积极变革,迎合电商发展的大趋势,其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大家对品牌搭建、运营有兴趣,可互相关注加好友,一起探讨、学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