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式网页设计、开放源代码、永久使用、不限域名、不限使用次数

2024年网页功能引导设计(优选4篇)

网页功能引导设计 第1篇

这类引导会出现在内容页面,直接引导用户去操作相关功能,如图:

蒙版引导通常紧贴着界面流程进行而出现,使用透明色间隔形式加上简单指示性文字与图形,总是能够简洁明了地告知用户产品的功能或者使用方法,并且由于其轻量的属性会大大减少用户的阅读时间。设计得当的蒙版引导不仅可以与其他引导相辅相成,同时也能够增加用户对产品的好感度。

广义上,这也能叫引导页,但我更希望叫它「操作引导」。它的好处就是清晰明了,直接让用户知道你想表达什么。它的实际效果会比纯内容引导页好很多,但同时也会有一个问题,即打扰用户操作。

许多小伙伴会以为这样的方式已经解决了内容操作引导的问题,但其实这种方法也会使用户厌倦,所以内容不易过多。

网页功能引导设计 第2篇

「视频讲解」中提到的视频引导很直接的对功能做了说明,它在 App 中的使用场景更好的是新老用户在第一次使用这个功能时,给予提示,而不是一开始就弹出,此刻用户可能不知道这个视频所对应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界面设计模式》这本书里单独说过引导页这个话题,其中就通过4个点来告诉用户该如何设计引导页,内容与上述总结出的四个点很相近:

那么通过以上内容的总结,我们分析得出:引导页通常出现在用户初次或更新后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最轻量的方式快速指引用户了解产品的使用方法或者新功能。

现阶段用户打开一个新的产品通常会遇到各种引导提示(前置引导页,视频引导,弹窗提示,活动浮层介绍等等),区分这些引导,正确去使用,且合理设计,才是设计师应该做的事情。

当我们在分析一个或一类功能,甚至是一款产品时,要以从旧到新的思路去分析其发展路径,这样就能看到它迭代优化的原因,从而推理出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

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在设计功能时,有底气的运用其中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否则盲目跟风,无法配得上「设计师」这个称呼。

呆呆是前阿里设计师,自学能力超强,在网络上输出过很多干货。最近他推出了《呆呆邮报》,每周 1 – 2 篇会员期刊,通过邮箱发送,内容涵盖产品设计、科技、艺术等领域,想和大牛近距离接触,这可是个绝佳机会 → 订阅《呆呆邮报》

「如何做好用户引导,来看这些前辈经验」

网页功能引导设计 第3篇

多数时候,我们初次打开应用会看到下面这样的引导页:

可以看到一个共通点——即页面呈现的内容为该 App 的主功能或新功能推荐,或者是对刚迭代的功能做了哪些优化的说明。

理想情况是:用户能了解这次产品做了哪些优化,帮助用户更清晰地了解产品。

有些应用的引导页呈现的是下列内容:

这类内容纯粹是对于品牌的推广,包含类似市场专题推广、情感化内容运营两类。为了给用户植入品牌的理念,只要涉及类似场景,就希望用户能想到自己的品牌。

以上这些引导页希望传递出的作用,仅仅只是产品人的理想情况,实际上这类引导页基本甚至完全起不到他们希望达到的效果。

那为什么市面上的各家产品都要接入这类引导页呢?一类是跟风,另一类则是为了「仪式感」。旨在于应用更新之后能起到一种感知——我们更新了。

受传统 PC 时代软件说明书的影响。PC 时代的一个软件,用户往往不知道如何操作,甚至需要上专门的课程学习某个软件才行,比如 office 系列。因此,每个软件一旦售出,必然会配备使用说明书,以帮助用户学习。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轻量级的 App 来说,说明书就太重了,所以使用了引导页这种轻量级的方式。但即使如此,许多用户仍然不买单,希望能「跳过」引导页。

各位可以想想,你买了冰箱,会看操作说明书么?好的体验情况当然是插上插座就能使用了。

所以有些产品甚至会出「操作流程图」来教用户如何使用 App,出现这种情况的产品人员应该反思,为什么用户使用你的产品需要你教?操作成本未免太大了吧。

网页功能引导设计 第4篇

卡片式的引导其实跟第一个说的引导页类型形似,无非就是在主页弹出本次更新的内容说明,如图:

如果是重要内容需要用户操作,直接进入产品引导用户去使用,且呈现出一种惊喜感,不要强制给用户产生过多无意义的打扰,或者冗余式的推送与呈现,否则体验无法尽如人意。

这类引导的好处是可关闭,如果用户有兴趣自会前往了解,如用户不感兴趣,则直接关闭不对其进行任何操作。

我们出引导页的目的是提供更好的东西给用户让他知道,当然用户也可以不知道,因为他的目的不是用新功能,而是该 App 满足了其基本的诉求。所以不要做我出了新功能就一定要让用户使用的强引导。

但这类引导也有缺点,即没有直接与功能产生联系。

猜你喜欢